W Story: 十幾年的漫長等待之史上最長、最多人點閱的好孕文 2020.03.18 這大概是史上最長好孕文 十幾年的漫長等待(以下一字不改原文Po) 背景: 45 歲超高齡追二寶的媽媽 (大女13++) IVF資歷: 5年+, 前後求醫於不孕科西醫 4 位à 一個香港醫生 (無心幫忙, 只叫我用港幣 80000元做腹腔鏡手術再行判斷 IVF 可行性) , 一個泰國醫生 (落重劑量促排藥, 前後三次取卵手術, 共有兩次雪胎移植, 0 著床), 另一台灣醫生 (促排藥適當, 一次取卵手術, 一次移植鮮胚, 0 著床), 王家瑋院長 (促排藥最輕, 一次取卵手術, 一次移植鮮胚, 0 著床, 一次雪胎移植, 放 3 中 1 ) 備孕經歷: 39歲想努力追二寶, 用過好孕啫喱, 紅 d , 排卵期/ 體溫追蹤, 睇灣仔著名中醫調理身體飲中藥大約 9 個月時間 40歲求助香港不孕科醫生, 知道輸卵管不通, 再尋找相熟婦科醫生問診, 建議不做腹腔鏡手術, 直接求助 ivf 42 歲完成三次泰國 ivf 行程, 中間一直有服用多種補充劑提高卵子/ 身體質素, 兩次 0 著床失敗之後完全停服補充劑 43 歲轉戰台灣, 原本已經想初診北醫王家瑋醫師, 但又怕有雪胎情況之下要轉診所影響雪胚質素所以轉向當時同院的另一位醫師求診,為我促成 4 個兩天胚胎放了鮮胎 (餘下的胚胎未能成功存活 5天) 可惜0 著床失敗告終 44 歲初診王家瑋院長, 感覺王院長用的促排藥劑量最輕, 而成功為我促成 7 個三天胚胎, 第一次放 4 個鮮胎, 抽卵及放鮮胎前求診其中一位銅鑼灣名中醫, 但差不多要日日把脈食藥, 引致我牙齒發黃, 放胎後即停止中藥。第四次0 著床之後心灰意冷, 休息四個月之後開始再努力每天行山約一個小時鍛鍊一下心肺功能, 同時間開始做針炙通行氣血, 約維持三個月之後再放 3 個雪胎, 我再跟王院長說明我四次 0 著床的憂慮, 他建議我再做一次子宮鏡和子宮內膜刺激術。結果今次竟然成功了, 驗孕報告HCG 有 495!! 我收到電郵的一刻就在地鐵站月台, 淚水就崩流出來了….之前四次報告不是 0.1 就是 0.2的說…… 總結: 備孕過程跟各位姊妹大同小異, 各式各樣都總要去嘗試, 但是我的經驗總結: - 1. 找對的醫師, 信任醫師意見就對啦 2. 天天運動身體好 + 血氣/ 腎氣運行好 3. 通知身體各有關部份要準備做媽媽囉 4. 不要太緊張, 心情放鬆對自己對寶寶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5. 藥物是藥物(也包括補充劑), 有主作用也有副作用, 盡量少吃, 飲食均衡更重要 我超高齡 @45,在王院長及團隊的關顧下, 我的寶寶小冰冰 420 出世了! 雖然略有波折總算心願得償,大家繼續正面努力,快快排隊報喜啊! 超感謝王院長的仁心仁術, 還有整個團隊的關照, 給予我這位高齡媽媽的專業意見, 努力和支持, 令我等了十多年終於等到我的二寶天使! 回列表